吃的药少了,健康加分了!上海基层用药能力持续提升
时间:2018-07-14  来源:未知  作者:木木  点击量:

  吃的药少了,健康加分了!沪基层用药能力持续提升

健康大讲堂.JPG..jpg

  图说: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公益项目在上海推广 来源/主办方供图(下同)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而在门诊比例更高!记者从日前在京召开的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公益项目第一阶段总结大会上获悉,首支国家级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队伍去年成立,沪多级医疗机构积极响应。作为慢病防控主力军的社区医院,正借助多项创新举措提升用药能力,改善患者服务体验。

  13种药品减到7种

  70多岁的张阿姨家住上海虹口区曲阳路街道,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缠身,让她不得不成了一个“药罐子”,多年来每天要服用一大把药。为了控制疾病,张阿姨咨询不同的专家,再加上病友之间互相推荐,她要吃的药逐渐增加到了13种之多。每天服药成了一件麻烦事,备忘录要翻好半天,经济负担也有所加重。

  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药学部建立帮扶合作关系后,在全区率先开出免费的联合用药社区咨询门诊,每月一次,让社区居民得到上级医院优质、便捷的药学服务。去年9月,张阿姨在签约家庭医生的推荐下,带着她的瓶瓶罐罐来到门诊,专家向她详细讲解了药物成分、用药风险、药物相互作用关系,帮她要服用的药物数量降到7种。张阿姨十分激动,“不仅省了钱,还降低了服药风险,以后药吃得更放心!”

  药师服务家庭病床

  当前,慢性病已成为中国健康的头号威胁。慢性病患者大多需要服药,一些老年人、体弱者,服药时间相对较长,自认为是半个医生,凭着经验买药吃。还有些人去医院看病、拿了药,还会擅自给自己“加药”。然而,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都会引起药品不良反应。且同时服用的药物种类越多,发生毒副作用的风险越大。

  “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都是人为的,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才能避免药物损伤。”曲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周云庆说,他们在工作中发现,签约家庭病床的患者大多年老体弱、信息闭塞,且存在大量服药误区。于是,中心让有资质的药学人员参与到临床治疗过程,将社区药学服务的开展融入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药师随家庭医生上门,为家庭病床患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和方案,提高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老年人们在活动现场.JPG..jpg

  图说:老人们在活动现场

   健康教育覆盖社区

  记者从总结大会上了解到,去年4月,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成立首支国家级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志愿者团队。该团队负责人、施慧达药业集团总经理刘凤江介绍,项目在全国23个省区市全面展开,汇聚起了由1228 名医药学专家、1159 名基层医生、1134 名负责志愿服务工作的志愿者等3521人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一年多来,专家制作了120余个健康科普课件,在苏浙沪等地开展各种活动3764场,受益群众29万人次。

  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未来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型连锁药店将成为慢病防控和安全用药宣传的主要阵地。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姚宏文表示,下一步还将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售药店及社区试点建设慢性病防治和安全用药宣传教育阵地,形成多功能、广覆盖的健康宣传教育网络和服务平台,探索在基层开展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的新模式。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上一篇:安徽新型手术取出“巨大前列腺增生”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2-2016 www.beiyaau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灌南县卫生局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12030649号-1